香港和内地关系密切,往来交通网络发达,口岸设备完善,交流频繁。陆路口岸包括罗湖、落马洲支线、红磡、深圳湾、落马洲(皇岗)、沙头角、文锦渡、西九龙站、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。
广深港高速铁路(高铁)香港段连接国家高速铁路网络,大幅缩短往来香港与深圳、广州,以至珠三角地区其他城市的时间,巩固香港作为区域交通枢纽的地位。2023年首半年,高铁香港段平均每日乘客量超过4万人次,单日最高更超过九万人次。
港珠澳大桥(大桥)自2018年10月开通以来,为大湾区互联互通及整体发展带来重大机遇。粤港澳三地政府一直紧密合作,因应有关管制站及各自连接路的承受能力,推展各项新的跨境交通措施,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增加使用大桥车辆,包括于2023年7月1日开始实施「港车北上」。合资格的香港私家车可在无须取得常规配额下,经大桥往来香港与广东省,以便利香港居民以自驾的方式到广东省作短期商务、探亲或旅游;北上港车亦可获海关免担保安排。
香港与深圳边界的第七个陆路过境口岸 - 莲塘/香园围口岸,备有「人车直达」设施,连接深圳东部过境高速,可令跨境人流和物流更畅顺及有效地运作,并有助纾缓其他口岸的繁忙情况,对香港长远经济发展具策略重要性。该口岸亦是大湾区强化跨境交通联系其中一项重点基建设施,有助香港在大湾区「一小时生活圈」的大格局下,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,促进人流和物流,推动经济发展及地区合作。粤港两地政府已同意为该口岸分别发放2 000个香港配额及200个内地配额予跨境私家车。
高铁香港段、港珠澳大桥和莲塘/香园围口岸三项重大跨境基建,大大提升香港口岸应对跨境旅客不断增加的能力,加上联系珠江口两岸交通基建,如南沙大桥和深中通道等的建设,将进一步促进大湾区互联互通,并为吸引海内外人才到大湾区发展创造有利条件。
高铁香港段

- 2018年9月开通
- 连接现时40 000公里的国家高铁网络
- 无须转车直达68个内地站点(截至2023年7月)
- 由西九龙站出发最快行车时间:
- 约14分钟可直达福田
- 约18分钟可直达深圳北
- 约47分钟可直达广州南
- 约1.5小时可直达广州东
港珠澳大桥

- 2018年10月开通
- 由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全长41.6公里,加上13.4公里的珠海连接线,全长55公里,是世界上最长的桥隧组合跨海通道
- 往来珠海与葵青货柜码头的行车时间由约3.5小时缩减至约75分钟
- 往来珠海与香港国际机场的行车时间由约4小时缩减至约45分钟
- 将珠三角西部纳入香港3小时车程可达范围内
莲塘/香园围口岸

- 2020年8月启用
- 港深边界第七个陆路口岸
- 备有「人车直达」设施
- 由香港大埔至深圳龙岗的平均行车时间由约53分钟缩减至约31分钟
- 预计新口岸每天可处理车辆17 850架次,旅客30 000人次
- 2019年5月,连接口岸与粉岭公路的香园围公路通车
南沙大桥

- 2019年4月通车
- 总长度约13公里,是世界上跨径最大的钢箱梁悬索桥
- 连接珠江两岸的重要过江通道
- 东莞到番禺的交通距离至少拉近10公里
深中通道

- 2024年6月通车
- 全长约24公里,集「隧、岛、桥、水下互通」于一体
- 通过连接线实现在深圳、中山和广州南沙登陆
- 采用速度每小时100公里的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
- 连接珠三角「深莞惠」与「珠中江」间唯一的公路直连通道
- 深圳至中山的行车时间由约2小时缩减至约30分钟